微信掃一掃
趣玩非遺·浸潤童心
為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提升青少年兒童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度,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7月28日晚,嵊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了“趣玩非遺·浸潤童心——傳統(tǒng)非遺竹編手作之旅”活動,邀請了剡山小學美術高級教師駱玲萍老師前來授課,與青少年兒童共同探尋非遺竹編的獨特魅力,為優(yōu)秀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新活力。
-01-
活動伊始,駱老師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向現(xiàn)場的青少年兒童介紹了竹編文化的歷史起源、發(fā)展歷程、傳承價值等知識?!搬又菔侵袊窬幹l(xiāng),在竹編藝術家們的不斷創(chuàng)新中產生了不少美輪美奐的作品,好多作品在嵊州市文創(chuàng)園主題館都有展出,例如《昭陵六駿》、《滄海還珠》......”大家專心致志地聽著駱老師的講解,徜徉于竹編藝術的歷史畫卷之中,感受著竹編手工藝人的匠心獨具。
教學現(xiàn)場
-02-
實踐出真知!駱老師向大家講解竹編材料的特性和編織步驟,并進行了演示。駱老師先將幾根竹條固定、穿插和收束,一會兒功夫,一個小小的花籃就已初具雛型,隨后以經緯編織法為主,穿插編、穿、插、繞、壓、固定等手法完成了花籃的編織。在駱老師的帶領下,大家紛紛動起手來,一根根竹條宛如一條條飄逸的絲帶穿梭在大家的指尖。
現(xiàn)場指導
在歡聲笑語中,一個個別致的小花籃展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少年兒童們給花籃插上自己帶來的鮮花,提著一個個造型獨特的花籃開心地合影。有家長表示:“小時候就看到姥姥編過竹筐,今天帶孩子一起感受了老一輩的智慧...看似簡單的步驟,卻蘊涵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
花插創(chuàng)作
“悠悠華夏、竹香氤氳、片竹成絲、編竹成器”。此次活動,讓青少年兒童近距離體驗竹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讓他們體驗了竹編技藝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自信與堅守,為竹編藝術注入了新時代鮮活的血液,使這一珍貴的民俗文化瑰寶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綻放出更強勁、更持久的活力。
來源:嵊州市暖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嵊州生活網友情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