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喜報!崇仁中學一老師導演的這部劇獲全球獎項,陳麗君也參演了!
轉(zhuǎn)載
張金蘭于 2024/11/21 09:01:28 發(fā)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
作者:
7425 閱讀
0 評論
53 點贊
11
喜報喜報!崇仁中學一老師導演的這部劇獲全球獎項,陳麗君也參演了!
顯示
最近,嵊州首部越劇電影《漢文皇后》在香港紫荊花國際電影節(jié)上榮獲最佳導演獎,同時獲得最佳戲曲電影、最佳女主角提名獎。
《漢文皇后》編劇張波在嵊州崇仁中學教書時,因創(chuàng)作越劇《李清照》,參加了在莫干山舉辦的全省戲劇劇本創(chuàng)作會,于此走上文壇。
《漢文皇后》劇照。
1980年,張波調(diào)當時的嵊縣文化局工作,宿舍安排在“越劇之家”,專寫越劇劇本,《漢文皇后》就是在這時期寫成的?!稘h文皇后》以西漢初年“文景之治”為背景,出自《竇皇后姐弟離合》《漢文帝執(zhí)法斬舅》等史料,這部宮廷正劇揭示了“依法治國”“法重如山”等主題。脫稿后寄給了時任上海越劇院院長袁雪芬,袁雪芬看完《漢文皇后》劇本后,把張波叫到上海進行多次修改,排演《漢文皇后》期間,袁雪芬又把張波借調(diào)到上海越劇院參與排戲。1982年10月18日,一級演員金采風領銜扮演竇皇后,第一次將《漢文皇后》搬上舞臺,首演于上海人民大舞臺,獲得文藝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漢文皇后》也成了越劇“金派”代表作。金采風首演大獲成功,她特意從上海趕到“越劇之家”,見到張波的母親就上前一把抱住,“感謝您有這么優(yōu)秀的兒子,寫出了這么好的劇本,‘竇皇后’讓我爭了光!”金采風當時已是公認的越劇表演藝術家了,遠道而來的感謝讓張波深感驚喜。
杭州也有好消息傳來,劇本《漢文皇后》于1983年刊載于浙江的《戲文》雜志,同年底榮獲浙江省首屆戲劇節(jié)演出獎和劇本獎。198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漢文皇后》單行本。1987年,該劇舞美作品參加了中國舞臺美術赴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參加第六屆布拉格舞臺美術展,榮獲“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舞臺美術結合榮譽獎”。1987年,該劇由上海電視臺攝制成5集戲曲電視劇播映。上海越劇院演出后,嵊縣越劇團、寧波小百花越劇團、樂清越劇團等越劇團相繼排練上演。40年來,這部越劇歷史劇被全國30多個劇種“移植”演出,傳唱不衰。2018年,《漢文皇后》入選《浙江省新時期優(yōu)秀劇作選》第一卷,張波另一部越劇歷史劇《漢武之戀》入選第二卷,成為“浙派”戲劇文學中的經(jīng)典劇目。在嵊州“村越”的舞臺上,老百姓多次唱起《漢文皇后》選段。“我對筆下的越劇,力求唱詞美、音樂美、演員也要美。我像寫詩歌那樣寫戲文、寫《漢文皇后》,我把好越劇稱為‘詩劇’,我要親自為她戴上這頂新鳳冠。”張波用中華美學為越劇賦能,下真功夫、練真本事,真情實感的詩意表達與藝術創(chuàng)新的活力,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張波算過,自己在學校里總共才讀了6年書,小學是逐年跳級,讀了4年就考上了嵊縣中學,父母賣了家里唯一的一頭牛供他升學;在嵊縣中學初中部讀了一年半,就參加了解放軍,當年才13歲,是部隊里年齡最小的兵,1956年復員后考入西北大學歷史學系,在大學學習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1964年,張波回家鄉(xiāng)廿八都村參加勞動,農(nóng)閑時候?qū)懽?,起初寫小說、詩歌,但投稿后往往石沉大海,妻子鄭曼清就提醒他,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可以改寫其他的文學體裁,比如劇本,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張波就找熟悉的素材落筆,其中一個劇本中的人物原型是自己的岳父,寫岳父在解放前帶領浙南游擊縱隊在雁蕩山干革命的光榮歷程。為了養(yǎng)家,張波成了養(yǎng)蜂人,攜妻子天南地北趕花采蜜,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兩人的手被蜜蜂蜇得傷痕累累,但妻子鄭曼清從不抱怨。不幸的是鄭曼清抑郁成疾早早地過世了,早期的劇本由她謄寫完成,張波一直把手稿珍藏在身邊。鄭曼清是干部子女,在他人生低谷時嫁給他,甘愿陪他受苦,不離不棄,岳父還每月給他寄錢幫助他鼓勵他。“何處聞絕唱?風雨出瀟湘。自古至愛必有憾,更那堪夜未央!此情應問湘江水,與之誰短長?啊——愛有憾、愛有憾,至愛至憾稱絕唱!”這是張波在電視劇《毛澤東和楊開慧》中寫的片頭曲。在大家的眼里,張波和妻子鄭曼清至愛至憾也可以稱得上絕唱。張波拼命寫作,以此來告慰妻子的在天之靈。有人說他出道即巔峰,事實上成功哪有這么容易,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時任省文聯(lián)副主席、著名作家顧錫東在《有勇氣才能勤奮》一文中寫到張波:“前面提到我省戲劇作者的創(chuàng)作水平普遍有所提高,而且不少同志創(chuàng)作特別勤奮,作品一個比一個成熟,成活率也相當高。其中我特別要提一提‘南張’‘北張’兩位文友?!蠌垺侵笍埶悸斖?,‘北張’是指張波同志。此文發(fā)表在1984年第2期的《戲文》雜志上,顧錫東旨在鼓勵張波以及全省100多位戲劇作者勤奮實踐,多出成果。顧錫東囑咐他改寫《回天記》,張波重新設計劇情,安排人物,劇名定為《霍光廢帝》,由紹劇團排演后,在浙江省第四屆戲劇節(jié)上獲多項獎項。1992年張波退休后,創(chuàng)辦了杭州華文影視公司,為家鄉(xiāng)量身定制拍攝的4集電視劇《民情日記》,2002年在央視播放。張波創(chuàng)作并拍攝的電視劇共有逾200集,屢獲全國大獎,在“影視浙軍”中以寫歷史題材見長,代表作有電視劇《秋瑾》《馬寅初》《毛澤東和楊開慧》?!肚镨帆@十六屆飛天獎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藝獎等;8集電視連續(xù)劇《馬寅初》,獲十八屆飛天獎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yōu)秀編劇獎。張波在劇本后記中寫道:“只有馬寅初先生不管你狂風暴雨,不管你警告、勸說、罷官,就是死認真理不放,始終不作違心檢討。這便是一種精神,一種不可或缺的民族精神?!睍r任國務委員兼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彭珮云專程看望張波,為他塑造的馬寅初這個錚錚傲骨剛正不阿的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形象點贊。
來源:紹興日報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zhuǎn)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