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文化特派員 李俊
“長樂未央”,嵊州市真有一個頗具古風味的文化大鎮(zhèn)——長樂鎮(zhèn)。嵊州西一下高速,一路向西二十公里,群山合龍,有泉涌出,水色幽靜而清澈,稱綠溪。溪岸修竹茂林,有古村鑲于其間,乃水竹村也。長樂、綠溪、水竹??????是造化之神秀,還是賢達之才情,從名詞上就讓人神往??傁塍w驗一把綠溪水竹,進入“長樂未央”之境。
肩負著文化傳播的使命,已是多次趙村“神游”,但每次的感受總讓人忘返。水竹村居民姓劉,有宗譜記載,屬漢武帝后裔,同時亦記載了從北到南,以至于安居于斯的艱辛過程。千余年的繁衍孕育,劉氏家族人才輩出,作為家國棟梁者不勝枚舉。
我習畫大半生,生長在西北農(nóng)村,年輕習畫時,劉文西便是我的豐碑,描摹了多年,雖未曾謀過先生一面,然先生之藝術追求和藝術成就刻骨銘心。當我被派往水竹,才知先生生于斯,長于斯。有句話說先生“半生青綠,半生黃土”,我知道先生早已經(jīng)把他對藝術的執(zhí)著和對人民的愛永久地與黃土融為一體。
今年的夏天,給人感覺太長,因為太熱了。國慶后終于等來了久違的涼意,人們盡情地享受著這份快意,帶著文化特派員的“任務”,我?guī)е鴪F隊(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駐村從事體驗生活與藝術實踐。由于劉蒙天和劉文西在該村的存在,居民對畫家并不覺得新奇,相反對我們提供了支持和各種方便。我們行走于街巷,進出于庭院,撲面而來的是深邃的微笑和善意的問候。我羞于不懂方言,然他們的舉動讓我理解什么是鄉(xiāng)土文化。我在作化,不覺中一杯清茶置于側,點一盤蚊香?!鞍踩??????這是善舉,是愛意。年輕學子不善交集,然在本次實踐中,似乎明白了些“道理”,為什么要畫畫,畫畫又為了什么。幾天的摸索,他們終于“放手大干”了,不覺中自信心大增。
十月十二日,嵊州書畫名家王秉初、裘求浪、胡凱等與我相會于水竹,經(jīng)協(xié)商,于學生一道在水竹村文化禮堂前舉辦了一場書畫惠民活動。師生共同揮毫,將一幅幅飽含深情的作品送到村民手里,村民的憨笑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紛紛表示:“我們平時很難有機會接觸到高雅藝術,與藝術家見面,讓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也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心里真高興,感謝李教授,感謝孩子們?!?nbsp;
不覺中,藝術實踐活動收攤到最后一天了,按照我作為文化特派員的活動計劃,在水竹村文化禮堂前的廣場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繪畫作品展覽。早上九時,展覽的橫幅徐徐展開,一幅幅學生近幾天的作業(yè)零距離排放在展臺(休息平臺)上。一個、兩個村民紛紛聞訊而來,瀏覽于作品前,他們或駐足凝視,或低聲交流,畫面中的主人翁與自然景致,激發(fā)了大家的興趣與共鳴。不少村民指著畫中的人或景,興奮地討論著,“這不是那個誰嗎”“這就是那個地方”。更有村民拿著手機,小心翼翼拍下所有作品。期間,師生熱情地同村民講解寫生與創(chuàng)作的故事,分享自己對藝術追求的感受。這種跨越藝術與生活的交流,讓整個廣場洋溢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之中。
劉文西作為黃土畫派的領軍者,倡導“藝術為人民”,其中有一個關鍵詞:“熟悉人”,這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前提。
嵊州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wǎng)》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