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期被訪人:魏梅萍
PART. 01
ONE
安逸小城,尋味江南
清晨,初夏的風(fēng)帶來一絲絲清涼,街道兩旁的梧桐樹,亦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傍晚,老城墻邊的文化廣場上,
三兩群跳廣場舞的阿姨,沉浸在二胡聲中的文藝奶奶,被逗笑的小朋友,看著大家歡鬧的 i人大爺……
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將人間“平平淡淡就是真”的溫馨散落在小城的各處。
“溪小長流入大海,心誠總引四方客?!币患?0多年的純手工湯包店就坐落市心街上。
雖說店面不大,招牌可響。從1985年開業(yè)傳承至今已是第三代傳承人經(jīng)營。
尤其是每到周末和節(jié)假日,常客或是聞名而來的新顧客將這家湯包店圍得水泄不通。
PART. 02
TWO
“好湯包的秘方,吃得出來”
嵊州湯包不是小小的灌湯包,也不是餛飩,而是一只只宛若玉色的“蝴蝶”在盤中飛舞。
要問這家30年的老店為何至今生意紅火?來,吃上一碗,答案就在其中。
湯包的皮勝在薄,薄得透亮,方為上乘。這樣的皮必須是手工搟出來的,要花好幾個小時,
四五道工序,面皮越搟越大,越搟越薄,才打得出薄得透亮而不失筋道口感;湯包的餡兒貴在精,
右手拿小竹棒將反復(fù)剁得精細(xì)的肉餡,貼在皮的中央,柔柔一捏,迅速壓一下底部,
再輕輕一放入小籃子里;湯包的湯重在鮮,干凈清爽的湯底,撒上一把蔥花,再用少許鹽、
醬油、味精,激發(fā)出食材的原汁原味。若是讓老板加個蛋,熱乎乎一碗就更香了。
PART. 03
THREE
好味不怕巷子深
老板娘(魏梅萍)說:“我是13年開始學(xué)做湯包的,也沒有特別喜好,就是看看大街小巷各色各樣的
小吃店,就想著跟師傅學(xué)做湯包。自從19年接過這家店后,每天早出晚歸,三四點起床開始干活,
七八點收攤回家,疲憊但很充實。”
四十平方米的店鋪里,醒目的價目表上除了湯包還一同售賣烤餃和粽子,而且價格也十分良心,毫無網(wǎng)紅氣質(zhì)?!艾F(xiàn)在家里的孩子也都獨自生活,有時候也會叫我們歇一歇,但想想每天遇到不同的老顧客,總是放不下店里的事?!?/span>
一碗湯包,吃的是一城風(fēng)味,也是一份人情。在一聲聲“慢走”中,藏著不言自明的“下次見”。
來源:文旅嵊州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zhuǎn)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biāo)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quán)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wù)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