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1月27日
央視新聞頻道
推出系列報道《古韻新風》
聚焦瑰麗多姿的中華文明
助力開啟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文明新篇章
節(jié)目首期
鏡頭對準了浙江文旅
五段華彩篇章
演繹詩畫江南的古韻新風
2023年8月,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啟用,這里集結了五大文化配套設施,集自然、人文、生態(tài)于一體,是浙江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要求,打造高水平文化強省的標志性成果。
臨近春節(jié),非遺館正在準備“回家過龘年”非遺年俗展,一批有浙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這里進行活態(tài)展示,供市民參觀體驗。
5000年的歲月變遷,如今良渚古城只有遺址可考,先人們的生產生活究竟是怎樣的?這些古老的智慧在當下又有哪些沿用和發(fā)展?
借助最新的數(shù)字科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身臨其境地去5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親身感受。
絲綢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從去年10月開始,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啟動的“國絲環(huán)球展柜”在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展出,我國出土的絲綢文物復原品通過這個項目在全球范圍內巡回展出。
讓我們跟隨鏡頭,去了解一下在最新的現(xiàn)代工藝助力下,古老的中國絲綢不斷煥發(fā)出的別樣魅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其中不少年輕人熱衷于發(fā)現(xiàn)一些神態(tài)生動、富有喜感的文物,并把它們分享到網上,還給它們一個可愛的稱呼為“博物館顯眼包”。
在浙江省博物館的陶瓷展區(qū),一件保存千年、東晉時期的“牛形燈”就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熱捧。
當下的年輕人,在承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用多元的方式進行傳承和創(chuàng)新。穿越千年,時空重現(xiàn),他們用傳統(tǒng)的技法創(chuàng)作出新的作品。
文化自信正在新時代的年輕人心中扎根生長,他們也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出新的時代光彩。
來源:浙江文旅
嵊州生活網友情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