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剛剛
2023年高考第一場語文考試結(jié)束
今年高考作文題
新鮮出爐
↓↓↓
下面和小布一起坐上時光機,回顧40多年來的浙江高考作文題~
一、一段圓規(guī)的說明文(200字)
二、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樹下……
啪!隨著細微而清晰的一聲爆裂,梧桐樹的一塊老皮剝落了,露出鮮嫩的新皮。
女兒對老樹皮發(fā)出一串贊嘆……
兒子對新樹皮發(fā)出一串贊美……
父親聽著,看著,深有感觸地說:“我希望人世間一切都能像你們倆所說的那樣……”
材料1:小新背雙腿癱瘓的同學小牧到1公里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五年級到現(xiàn)在高中一年級,一背就是6年,1000多個日子。
材料2:某雜志社作調(diào)查:“你對同學最贊賞的品質(zhì)是什么?”調(diào)查結(jié)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樂于助人”。
材料3: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diào)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jù)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jīng)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zhì)里,轉(zhuǎn)移這種化學物質(zhì),記憶便也隨之轉(zhuǎn)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復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fā)你想些什么呢?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jīng)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huán)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笨茨贻p人哪一個都舍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蹦贻p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里。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jīng)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xù)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jīng)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编従蛹业囊晃焕先艘策@樣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2004年,繼北京、上海之后,教育部新增了包括浙江在內(nèi)的9個省市實施高考自行命題。因此,從2004年開始,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都是“浙江版”,一起來尋找這些年的青春記憶!
有關部門調(diào)查顯示:某省公眾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yǎng)總體達標比例僅為7.5%,與該省的經(jīng)濟發(fā)展頗不相稱。該調(diào)查認為:人文素養(yǎng)反映了一個人的基本修養(yǎng)和品質(zhì),體現(xiàn)了人們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價值觀;缺乏人文素養(yǎng),失落人文精神,必然會制約個人乃至社會、國家、民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我們在建設物質(zhì)家園的同時,應高度重視精神家園的建設。
唐詩曰:“一葉落知天下秋。”宋詩云:“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一葉飄落而知秋,一葉勃發(fā)而見春。尋常細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據(jù)《列子》記載:子貢倦于學,告仲尼曰:“愿有所息?!敝倌嵩唬骸吧鸁o所息?!惫沤裰型?,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勞農(nóng)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
休閑不是偶爾玩一次一次,而應是人們?nèi)种坏纳?。(旅游學專家)
人們應該學會超前休息,也就是說在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效果最佳。(醫(yī)學專家)
還記得你的童年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麗的夢想、單純的快樂似乎在一步步離我們遠去。
蒼茫的叢林間,瑪雅文化湮沒了;絲綢古道上,高昌古國消逝了。人類在消逝中進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悵惘,也有“誰道人生無再少”的曠達……
都巿和鄉(xiāng)村,是我們棲居的空間;都巿生活和鄉(xiāng)村生活,是我們平凡的生活。當我們從平凡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待。
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風中告別了你,今天這方明天那里。無論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總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風中歌唱,那歌聲也是為著你。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滿回憶 。請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后,會銜食喂養(yǎng)衰老的母鳥,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這類似的現(xiàn)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tǒng)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隱而不顯。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世界,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fā)生轉(zhuǎn)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錢學森、袁隆平、宗慶后、張藝謀、馬化騰、劉翔……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行業(yè)的成功者,有無數(shù)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隨其后。他們做過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寫進了種種勵志讀本。然而,他們的成功很難復制,因為時間在變,萬物在變,一個人成功的路子也在變。
時間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時更替。物理時間隨著時鐘的指針分分秒秒均勻地流逝,而人生時間,則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錯錯對對的選擇建構(gòu)而成未來。所以,人生的真諦不在復制別人的成功,而是認識自己,在合適的時間里做好該做的事!
臺灣女作家劉繼榮在博文說,她上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卻被全班學生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好相處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迸畠簠s認真的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路邊鼓掌的人?!辈┪囊l(fā)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議。
網(wǎng)友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很好?!?/span>
網(wǎng)友乙:“人人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
網(wǎng)友丙說:“路邊鼓掌與路上奔跑,都應該肯定?!?/span>
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zhuǎn)彎。
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么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美國作家菲爾?。菏澜缯谑ゴ蟮暮⑻嵬鯂?,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
門與路,永遠相連。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讓你走向世界。
大學的門,一邊連接已知,一邊通往未知,學習、探索、創(chuàng)造,是它的通行證;大學的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shù)腳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淺,有的很深。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diào)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網(wǎng)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要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xiàn)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y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xiàn)場目擊者”......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
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yǎng)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里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chuàng)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jù)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xiàn)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chǎn)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近年來,浙江省著力強化創(chuàng)新驅(qū)動,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chuàng)新強省首位戰(zhàn)略,深入實施“鯤鵬行動”“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質(zhì)量發(fā)展水平持續(xù)提升。
新時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業(yè)、不同領域開拓創(chuàng)新。如95后姑娘徐楓燦,在空軍航空大學刻苦訓練、滿分通過考核,成為我國陸軍首位初放單飛的女飛行員;90后青年工人楊杰,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成長為“浙江工匠”,獲得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35歲以下成員占比近九成,勇闖國內(nèi)智能超算領域“無人區(qū)”,斬獲超算應用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
以上材料對你未來發(fā)展有什么啟示?請寫一篇文章。
回顧完這些高考作文題目
你的回憶被喚醒了嗎?
當年的你在卷子上留下了怎樣的文章?
有什么話想對今年的考生說?
留言分享你的高考故事吧~
來源:教育之江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zhuǎn)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wǎng)》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